为什么大模型难落地?
以大模型为核心的 AIGC,在推广普及的早期阶段,观望者是多数。大模型难落地的话题屡见不鲜,同时各类充满创意和创新的项目不断在互联网上涌现,大家不禁会产生疑问,到底大模型落地有多难?
我尝试深追了一下,和身边的同事、好友以及合作伙伴谈及这个话题,慢慢有了一些切实的感受。原来大家对“落地”一词是有很多角度的理解。首先提出的一派观点就是产生收益即落地,能赚到钱说明被市场和客户认同了,道理上一看貌似也说得通。但是以收益来评价落地效果在早期阶段会有一些走样,比如 AIGC 相关的知识付费,对于提供者来说是“落地”了,可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才刚刚了解和接触,能不能用到自身的工作、业务中亦未可知。于是有了第二类说法,使用 AIGC 像作个表情包,画一张宣传广告图,生成一小段音乐等等,有付费且最终被购买者使用了,这该符合“落地”了吧。有意思的是它们有个共通的特点,都是贴近生活娱乐的,产物都是被人类直接消费掉的,严肃地说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——其实心里也觉得是模模糊糊的。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形式,就是所谓工具党,也称作卖铲人,比较常见于软件开发、办公效率场景,软件开发者喜欢用到 AI 编码助手,根据上下文智能地生成代码能极大提高开发效率,办公类工具就更举不胜举了,自动生成文案,润色稿件,生成 PPT 或 Excel 表的内容……传统办公应用在大模型的加持下的确焕发了新的生产力。
……